企业化教育管理-何濛
那里的学生都是高才精英,聪明颖慧,学习时举一反三,教起来不那么吃力。那里所给予的薪金花红,培训机会超越其他学校。职称比人堂皇,社会地位也显得出众。按常理,它应该像强力胶般吸住人才,甚至可以促使雇员心甘情愿为它终生服务。
我更感到惊讶和难以置信的是,当中有任教三十多年,忠心不贰,勤勤恳恳,教学成绩斐然,备受学生爱戴,非常热爱教学的老师也辞职求去。一个人会在同一处 苦干一辈子,不求擢升,任劳任怨,此地自有它值得留恋珍惜之处。一旦毅然决定走出生活数十年的地方,必有许多难言之隐,难舍之情。
企业 管理是新世纪最先进的管理方式。这个新时代的宠儿受人推崇,广被接纳。在高论环球化经济,讲求服务、绩效、形象、科技、评估的大环境,务实社会里不论是生 产,贸易,服务,研发等各行各业都需要企业化,连文化、艺术和教育都要寻找它来包装。人人以为,用它,才是跟上潮流,与时并进;不用,是迂腐落伍。
无容置疑,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是科学,技术和管理。企业管理提供我们一套规则去策定目标,计划任务,运作,评估和改进,值得我们参考采用。但管理是一门 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尤其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机构,不可一味照搬,盲目跟从。否则,教育领域传承已久的理念、规则与行为等都会发生变形或扭曲。
法国学者Christian Laval在他的“The School Is Not Enterprise”《学校并非企业》一书中指出,学校定位成企业后,学校成为一般服务代理机构,家长和学生是购买教育服务的消费者,学校要尊重客户个 别好恶,满足其需求。校长是企业总裁,绝对不是教育家,是以追求利益为目的的职业经理。他会把人看成机器人,忽视了教育是一项特别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事业。 过多地企业化的管理模式,会把教师视为执行命令的工具,履行总裁定下的目标,好向企业老板领功酬。教师会屈于机械程序和某些管理人的独断专横,能动性受到 挫伤。
教育活动对象是人,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需要的是个性化和风格的多元化,切不可完全按照企业化的操作方式。学校管理中应多重视教师的人性,应多引领教师走向专业化。专业化程度高的教师队伍,会对工作投入,稳定团队。
话说回来,学校管理是否人性化,除了归因于现行的管理制度措施外,校长在管理过程中,其个人的修养和影响还是很重要的。校长有没有崇高的教育理念,人文 思想,和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等等,都能左右他所带领的学校管理中是否能有人性。像王永炳博士在《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一文中所点评的有教育灵魂的校长,是我 们企业化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寻觅的。"
(现在的学校就是这样子,有人性的校长已经寥寥无几,很可悲。不过我相信教育这条路,我还是会走下去的,因为语言就是我的生命,为了活着,我无其他路可走。)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