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ing a meaningful and fulfilling life

We live life only but once. So in whatever things we do, listen to god's will, follow our heart, and do not be afraid to chase our dreams..........Amen........

Sunday, August 31, 2008

怕错 - 沈帼英

和几个印尼同事闲聊,谈起当地人的工作方式,不约而同地把一些现象归咎于害怕犯错的心理上。 开会时只点头不发言,因为怕讲错话。像机器人 按照工作手册的每一字每一句做事,凡手册上没提到的都不敢做,也因为怕错。

  越是怕错,越容易出错。 一味死背书按照指示行动,不用逻辑思考,遇上状况时肯定不能灵活应变。 担心犯错而不开口发问,只会不知错,一直错下去。

  朋友发现衣服有褪色痕迹,想了解问题出在哪里。负责洗衣的阿姨却立刻架起防卫心理,直呼自己没犯错,根本不愿意参与讨论。朋友完全没有责怪之意,却找不出原因,好气又好笑。

  雅加达市政府为了舒缓繁忙时间的交通,在某个时段关闭一些道路。多数德士司机宁可全天都避开那些路绕道而行,也不花两分种仔细看看显示牌上注明的关闭时段。也是怕错的心理在作祟。

   怕错,是一种文化现象。铸成的因素,离不开教育制度和成长环境对错误的重视。大家都说从错误学习,但更多时候老师、长辈或雇主却习惯把焦点放在“错误” 多过“学习”上。每次犯错后得到的惩罚,像紧箍咒一样捆绑着人们的脑袋。生活的记忆里填满了错误的负担和恐惧。谁还敢客观思考?更别说think out of the box。

  有一个专门提供职员培训的印尼组织,提倡以特长为本的思考模式(Asset-Based Thinking),希望纠正长久以来印尼教育方式形成的思考习惯。他们鼓励学员先从自己的优点和强项出发,不要一开始便谈问题和错误。搬开了怕错的心理 障碍,才能好好培养个人的素质与才能。

  怕错当然不只是印尼人仅有的习惯。我们也是在紧箍咒下长大的一群,也还在学习不怕错。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